|
水美鱼儿肥 乡村振兴新引擎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3-10-10 09:45来源:昭平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,昭平县充分发挥桂江水资源优势,以科技创新带动水产养殖产业升级,优化养殖结构,改善养殖方式,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养殖。 养殖基地现场 10月9日,记者走进昭平县马江镇白梅村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鲈鱼养殖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高2.5米、直径8米的巨大养殖池,每个池子里鱼量约6000尾,一尾尾鲈鱼自由地在清波中畅游。 该基地引入水循环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技术,不仅便于精细化管理,节省养殖空间,而且环保无污染,可降低鱼病害发生率。 广西万裕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龙积慈说:“高密度养殖关键在水,我们会根据水质情况运作推水循环系统,每天水循环在3到4个小时左右。推水的过程中,增氧设备也是24小时开设,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水质,又增加了水中含氧量。” 每天清早起来,工人们每隔二十分钟开始一轮巡查,观察着鱼池里的动静,定时检测水质、投喂、调水、控温等,确保鲈鱼拥有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。 广西万裕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和深说:“我们今年8月份投放的加州鲈鱼苗,预计明年3月左右可以出售,首批成品鱼优先供应给昭平本地市场,同时销往贺州、梧州等水产批发市场。” 该基地采用“党建+公司+合作社+基地”的发展模式,总投资200万元,年产值可达400万元,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左右,带动周边26户农户在基地务工增收。 当前,昭平县正深入探索发展规模化养殖产业,延长产业链条,以产业兴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,昭平县充分发挥桂江水资源优势,以科技创新带动水产养殖产业升级,优化养殖结构,改善养殖方式,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养殖。 养殖基地现场 10月9日,记者走进昭平县马江镇白梅村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鲈鱼养殖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高2.5米、直径8米的巨大养殖池,每个池子里鱼量约6000尾,一尾尾鲈鱼自由地在清波中畅游。 该基地引入水循环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技术,不仅便于精细化管理,节省养殖空间,而且环保无污染,可降低鱼病害发生率。 广西万裕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龙积慈说:“高密度养殖关键在水,我们会根据水质情况运作推水循环系统,每天水循环在3到4个小时左右。推水的过程中,增氧设备也是24小时开设,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水质,又增加了水中含氧量。” 每天清早起来,工人们每隔二十分钟开始一轮巡查,观察着鱼池里的动静,定时检测水质、投喂、调水、控温等,确保鲈鱼拥有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。 广西万裕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和深说:“我们今年8月份投放的加州鲈鱼苗,预计明年3月左右可以出售,首批成品鱼优先供应给昭平本地市场,同时销往贺州、梧州等水产批发市场。” 该基地采用“党建+公司+合作社+基地”的发展模式,总投资200万元,年产值可达400万元,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左右,带动周边26户农户在基地务工增收。 当前,昭平县正深入探索发展规模化养殖产业,延长产业链条,以产业兴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来源:昭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陆春梅 陈丹 通讯员 莫嘉慧
文章分类:
乡村振兴
|